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有所思)
一道英名堤,把伟守护安澜映初心。大抗代传84年前,战精龙跳虎伏网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带领军民筑成长堤,神代思至今屹立于盐城海滨,下去因群众口耳相传得名宋公堤。把伟
一座英烈桥,大抗代传见证军民鱼水情。战精82年前,神代思新四军女战士方世英在阜宁被日寇杀害,下去乡亲们和社会各界自筹资金,把伟在她生前战斗过的大抗代传地方建起一座世英桥。
一条英雄路,战精龙跳虎伏网鉴往知来向复兴。神代思80年前,下去日本投降当天,新四军敌工干部王裕新壮烈牺牲,他的家乡如今是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新命名了一条裕新路。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各地拥有2570个红色地名。
战火中淬炼,血脉里生根。抗战时期诞生的红色地名,源自我们未曾谋面却深蒙其恩的英雄,见证了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映照着勇御外侮的赤子之心,浓缩着同仇敌忾的家国记忆,如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之路。
红色地名标记城乡道路,也融入现代生活。当抗战英烈的名字被写进邮件地址、标上楼宇门牌、录入电子地图,他们以另一种方式被不断提起和铭记,思念在此刻具象化。地名为念,路牌为碑,今天看似寻常的繁华街景,恰是抗战英烈以生命担使命奔赴的“明天”。走在烈士用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上,每一步都是跨越时空的告慰。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感人的致敬是英雄辈出。江苏镇江曾是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驻地,不仅遍布着众多以抗战英烈命名的地名,近年来还诞生了一批以改革开放时期烈士命名的新地名:为纪念科研试飞中牺牲的一等功臣张国荣,他的家乡新增一座国荣桥;为缅怀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牺牲的记者许杏虎,他的家乡更名为杏虎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呼唤我们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戴林峰
[ 责编:袁晴 ]本文地址:http://yongzhou.vastlyrics.com/news/634a7209864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